应台湾师范大学邀请,7月17日至7月25日,我校太阳成集团tyc9728党总支书记杜超教授带领该院六名学生,组成“宝岛行·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2011·台湾东亚青年儒家论坛暨研习营”。期间,他们与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师生以及来自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青年学子共130余人聚集一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交流与走访考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团队
儒学课堂:经典与义理的现代阐释
7月18日至7月23日,是此次儒学研习营活动的核心时段。活动地点主要安排在台湾师大和台湾大学。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经典诵读、主题辩论(讨论)、情景剧编演以及户外文化考察等。粗略统计,共有30多位儒学专家参与授课或组织协调,授课量达20余场(次)。
儒学课堂
专家的授课主要围绕儒家经典、儒学与东亚社会、儒学与当代社会三个层面展开。为使东亚青年学子充分认识到儒学对全球现代化文明弊病的医疗价值、振兴和发扬作为中国和东亚国家核心人文价值的儒家之道,主办方邀请的授课人均是国际知名的儒学研究专家,所讲内容思想深刻,发人深省。“华人世界庄子研究第一人”、台湾哲学界最富盛名的学术刊物《鹅湖月刊》创办人王邦雄教授主讲“孔孟之道”,他认为,在科技化、工业化、都市化和世俗化给人类带来强大冲击的现代社会,儒家义理特别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核心价值,同时也是东亚最重要的人文方向,是人类最崇高而具有宇宙精神的大智慧大道德。在国际哲学界颇有影响与活力的开放型的当代新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学贯中西的著名哲学家刘述先主讲“儒学与全球宗教伦理”时指出:当前最佳的策略应该是自我批评。在未来的文化交流中,儒家文化应该抛弃夷夏之辨及对自身正统性的坚持,与其他文化平等对话,才能取长补短,振兴儒家之道。刘先生深厚的中西哲学底蕴与修养、以发掘儒家思想现代意涵为职责的志愿与精神深深感染了听众。台湾周易文化研究学会创会理事长、易学大师刘君祖先生主讲“易经彖传研究”,他从“十翼传经”、“乾坤大衍”、“朋来无咎”、“天人合发,圣功生焉”、“与时俱进,拨乱反正”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彖传立言的宗旨即大同世界非一蹴可就,认为孔子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寄望后代新王推行文明之大道,即为此意。此外,台湾当代极富思想活力和创建的著名学者、多次获台湾人文杰出研究人员奖的清华大学(新竹)教授杨儒宾主讲的“朱子学与东亚”、“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祖汉主讲的“阳明学与东亚”则让听众体会到儒学对东亚社会的广泛影响;台湾通识教育学会荣誉会长、著名通识教育专家、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学院黄俊杰教授主讲的“儒学传统在现代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高柏园教授主讲的“儒学与当代社会”、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院长潘朝阳教授主讲的“儒学的礼乐”、“中央大学哲研所”萧振邦教授主讲的“儒学与环境伦理”以及来自大陆湖南岳麓书院的邓洪波教授主讲的“中国儒家书院”等则让听众感受到儒学对当代社会的精神价值。主讲人每堂课都会留10-20分钟与听众互动交流,我校师生抓住学习机会,主动提出问题并与授课人进行探讨。
授课期间,主办方安排了主题分组讨论暨东亚青年儒学论坛。我校六名优秀学子积极发言,阐释了儒学经典对于自身修养、儒学传统对于人生价值塑造的意义。晚间的学员自主活动课围绕“理性守护者”、“困心衡虑”、“人文会通薪传”等主题,以主题发言、问题讨论、情景剧演释等多样化的形式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外,他们还积极参与组织管理以及情景剧的制作和演出,释放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受到主办方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朋友的认同和好评。
课堂之外的别样精彩
与校内授课相配合,主办方安排了深度文化考察。与此同时,小分队也自主开展了走访、采风和联谊活动。
从美丽的日月潭,到展品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台北故宫博物馆;从前卫、时尚、灯红酒绿的西门町商业文化到朴素、内敛,积淀深厚的朱子家训文化、客家;从熙熙攘攘的夜市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诚品连锁书店;从社区、街区到禅院、学校、文化传播机构……所到之处,他们用心去聚焦,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一路下来,积累了大量关于宝岛台湾的第一手资料。
文化考察——书里书外
后续的活动中,作为来自师范高校的师生,小分队最难忘的是7月25日在私立南山中学的参观考察。受邀与武汉大学、岳麓书院的师生一道在该校交流期间,大家参观了精致、紧凑而美丽的校园以及艺术走廊、创意展厅、图书馆、篮球馆、健身馆、美育楼,还现场感受了学生上课的真实情境。渊源于1941年上海地区的南山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思路清晰,办学模式独特,办学资源优厚,办学业绩辉煌,不仅在台湾久负盛名,还与北京、上海、天津等知名中学保持着长期、密切的联系。表现在硬件方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及表现在软件方面管理层和教师的素养、工作状态给大陆高校师生们的印象极其深刻。
与台湾中学生在一起
在座谈、交流环节,我校师生重点咨询了台湾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历史教材的内容编排以及私立中学的权益、效益及生源方面的情况。南山中学方面一一给予解答。杜超老师在受大陆三所高校师生委托进行总结发言时对南山中学的盛情邀请、热情接待和精心的安排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该校长期坚持“以美育为主风格”,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以培养“有胆识,担当时代责任,有智慧,解决时代问题” 的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定位以及丰富多元、深刻独到、广泛持续的校园文化给予了个性化的评价。
总之,在一系列的参观考察中,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观照中,小分队的师生们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中华文化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作为炎黄子孙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回眸:“我们想说……”
一个多星期的儒学研习营活动结束了,小分队的老师和同学们意犹未尽,在梳理台湾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时,他们共同的感受是:时间虽短,受益匪浅。
杜超老师说:通过此次学习、考察和交流,我更加坚信,儒学元素和儒家智慧不止在中国,也不止在过去,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历史进程中以及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认为,应该下大功夫、硬功夫、真功夫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浅尝辄止对不起祖宗。
而同学们在谈及此次主题社会实践的收获时,话题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儒家经典一系列的诵读、阐释、研习和演绎,尤其是在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的点拨启发之下,对于儒家文化进而对于中华文化的系统性、原创性和现代价值的理解更加明晰、更加深刻和更趋成熟了,专业思想得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有了飞跃式的提高。
二是丰富了对于宝岛台湾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认识,加深了海峡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血脉亲情和深层次的了解,奠定了进一步深入交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和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尽心尽力的情感基础。
三是在和不同国家、地区大学生们朋友们的零距离接触中,既看到了人之“长”,也看到了己之“短”,对自身优势、潜力和“短板”有了科学客观的定位和判断,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学习目标和做人、做事的努力方向。
一种形式的远行暂告一个段落,而另一种意义的跋涉才刚刚开始。